Straumann® Ø 2.9 mm 骨水平锥柱状种植体的美学区应用
临床病例报告,作者:Wiebe Derksen(荷兰)
本病例报告中所述的修复体设计保障了穿龈区域的生物相容性,并防止了粘接剂过多的情况。不对称的 Variobase® 基台和这种生物相容的修复体设计减少了骨重建的需要(图 19)。得益于新种植体直径,即使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,我们的临床医生也有机会为患者提供临床可接受的种植修复体(图 20)。
初始情况
患者年龄 21 岁,男性,因之前的创伤导致 31 号牙脱落。临床齿隙仅为 4.5 mm,而骨水平可用间隙为 5.5 mm(图 1、2)。
治疗规划
CT 图像显示有足够的骨宽度用于种植体植入,无需在植入前进行骨增量术(图 3)。但是,由于底层骨的解剖结构会将种植体引导至颊侧角度,因此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颊部螺丝孔或粘结固位型修复体。图 4 显示了种植手术前的临床情况。
外科程序
实施局部麻醉后,沿牙槽嵴顶中线做一个小切口 — 不做减张切口。使用新的 1.6 mm 针钻做骨切开术准备,并用 2.2 mm 先锋钻完成骨切开术(图 5、6)。由于骨质松散,因此不使用颈部成形钻或攻丝钻。骨切开术在骨膜内进行,之后的植入部位被天然骨包围,但是颊侧外形的轻微变化依稀可辨(图 7)。选择 2.9mm/12mm Straumann® 骨水平锥柱状 SC SLActive® 种植体并以正确的颊侧方向植入(图 8-10)。虽然种植体被骨包围,但由于轮廓下降,我们决定增高颊侧外形(图 11)。鉴于下切牙的形状和有限的空间,制造商设计了一种特殊的不对称两段式愈合基台,并在相应位置安装(图 12、13)。基台安装后,使用缓慢吸收的 DBBM 移植物增高颊侧外形(图 14)。使用两根缝线(聚丙烯 6-0)间断缝合手术部位。在手术后直接拍摄根尖 X 光片以确认植入位置(图 15)。
修复程序
种植体植入手术 3 个月后,种植体的骨结合良好,我们使用传统开窗式取模方法进行取模(图 16)。由于种植体颊侧角度的存在,我们决定在 2 mm Variobase® 基台上制作螺丝固位氧化锆内冠,并用二硅酸锂进行饰面粘合(图 17、18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