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病例分享】应用全程数字化对牙周炎患者实现全口即刻种植即刻修复

临床病例报告,作者:赵保东(中国)、李欣(中国)

作者:赵保东

赵保东

教授,主任医师,博士研究生导师

  •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,口腔种植科主任;
  • 国际口腔种植学会专家组成员 (ITI fellow);
  • 中华口腔医学会种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;
  • 山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分会副主任委员;
  • 山东省医师协会口腔种植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;
  • 青岛市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。

作者:李欣

李欣

医学博士,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主治医师

  • 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、国际口腔种植学会 (ITI) 会员、山东省口腔医学会种植专委会青年委员,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牙颌颜面医疗美容分会青年理事;
  • 多次参加口腔种植会议进行学术交流,获全国骨增量病例大赛二等奖、青岛市种植病例大赛一等奖等,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,参与省级、院级课题各一项;
  • 擅长种植和常规修复技术,熟练掌握对各种类型活动义齿及固定义齿的修复,前牙美容修复 (贴面、DSD等),残根残冠修复,数字化种植技术,种植覆盖义齿、种植固定义齿修复,美学区种植修复及咬合重建等。

前言

对于无牙颌和较大牙列缺损的患者,长期佩戴活动义齿不仅咀嚼效率低,而且舒适性差,种植固定修复是一种最佳的方案。牙列缺失使用数字化的技术可以化繁为简,以修复为导向,使最终修复效果更加符合精准医疗的诊疗理念[1]。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情况下,选择合适的骨增量技术也可以达到稳定与功能。

本病例下颌采用coDiagnostiX™软件支持的Straumann®引导式手术工作流程与传统的Pro Arch手术和修复方案相结合。上颌通过GBR和盘钻法上颌窦提升进行牙槽骨的水平向和垂直向扩增,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。

初诊情况

患者情况

患者年龄:55岁

患者性别:男

主诉:下颌全口活动义齿,上颌可摘局部义齿佩戴不适,要求种植固定修复

现病史:患者因牙周炎导致上颌,下颌牙齿陆续松动脱落,2月前行活动义齿修复,因其固位不良、咀嚼效率低,佩戴不舒适,要求种植固定修复

既往史:否认系统疾病史,不吸烟

口外检查

面型左右对称,面下1/3高度正常,无面部畸形;

口唇丰满度正常;

开口度正常,开口无偏斜,双侧TMJ无压痛,无弹响,颞肌、咬肌无压痛,中位笑线。

口内检查

12、14-17、24-27缺失,22小牙畸形,牙龈无明显异常,角化龈约2mm-3mm;

颌龈距离充足,颌位关系为I类;

缺牙区牙槽嵴前牙区高于后牙;

前牙区牙槽嵴为刃状,欠平整;

后牙区牙槽嵴平整丰满,角化龈5mm。

影像学检查

诊断

上颌牙列缺损

下颌牙列缺失

手术设计方案

下颌:6颗种植体支持的跨牙弓一体式固定修复

外科:数字化全程导板引导植体植入,位点32、34、36、42、44、46;

修复:术后即刻修复;最终螺丝固位跨牙弓桥架+全瓷牙修复。

上颌:

上颌窦提升+GBR+同期种植体植入,潜入式愈合;

最终行种植固定全瓷连冠修复。

手术材料

植体选择:士卓曼BL植体;

基台选择:下颌SRA基台,上颌解剖基台。

治疗计划

治疗计划

设计制作生成数字化导板;

术中导板引导下植入士卓曼BL植体,安放SRA基台;

即刻修复,制作螺丝固位一段式树脂牙;

术后2月,根据下颌修复体的位置确定上颌后牙修复体位置和形态,进而设计种植体的位置和轴向,设计简易导板;

术中盘钻法上颌窦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,唇侧GBR;

上颌术后9个月行II期手术;

上下颌同期最终修复

设计制作手术导板

利用原下颌活动义齿作个别托盘,取压力式印模,记录颌位关系;

在义齿基托唇舌面上不同位置钻出圆形小孔,放入牙胶尖,作为阻射性标记点;

患者带着义齿放射导板拍摄CBCT;

采集数字化信息,应用coDiagnostiX™软件将信息整合,设计种植方案;

在coDiagnostiX™软件中设计的种植体植入方案;

手术指南;

设计制作手术导板;

外科手术过程

固定导板

导板引导下种植窝预备

导板引导下种植体植入

前牙区截骨平整

安放SRA基台

缝合

术后CT

即刻修复

安装开窗式基台水平转移杆,刚性连接,拍片确定转移杆就位情况;

硅橡胶取模型,灌好模型,安放临时基底,制作临时修复体;

制作好的临时修复体,螺丝孔开孔位置良好,高度抛光,卵圆形桥体;

戴入患者口内,调整咬合;

戴入修复体后的颌面观;

拆线

术后2周拆线,牙龈愈合良好,无炎症;

术后1月

术后1月复查,未见骨吸收影像,植体周围牙槽嵴高度稳定;

左上后牙种植手术

24逐级备洞,植入BL植体,扭矩30Ncm,唇侧骨粉;

26位点骨高度3mm,采用冲顶法上颌窦提升,同期植入植体,扭矩20Ncm;

右上后牙种植手术

右侧后牙区骨量较左侧明显不足,16骨高度1mm,采用盘钻法上颌窦提升;

同期植体植入,扭矩20Ncm,在16颌方以及14颊侧植骨,盖膜,无张力缝合。

术后CT

术后9个月曲面体层检查,拟进行最终修复;

修复操作

取终印模

修复前软组织状态健康;

下颌开窗式取模

灌模型

面弓转移

上颌架

试蜡牙

最终修复体

戴牙

戴牙影像学检查

戴牙

2月后复查

讨论

种植理念发展

治疗目标:安全、微创、美观、以修复为导向

种植手术导板

种植手术导板可以将术前计划转移到手术操作中,在口腔种植领域的微创化和预见性方面展现出很大潜力;

研究表明静态数字化导板的精度优于简易导板,能较好地控制种植体的三维位置[2]

数字化导板

静态数字化导板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差,无法实现术前、术后的完美融合,从而带来一些问题[3]

种植手术导板的误差来源[4]

➀ 信息采集

▣ 牙列信息的精度:

▷ 印模、石膏模型、诊断蜡型

▷ 初始模型与诊断蜡型的匹配

▣ CBCT的精度

▷ 层厚、伪影、病人的移动

➁ 软件设计

▣ 数据的分割

▣ 数据的重叠

▣ 种植体三维位置的摆放

▣ 导环位置的设计

▣ 固定针的设计

➂ 导板处理

▣ 合理的导板生成范围

▣ 金属导环的放置时机

▣ 导板的消毒

▣ 导板的避光保存

➃ 手术应用

▣ 导板的就位与稳定

▣ 手术工具的容忍度(套管-引导器-钻针直径差)

▣ 开口度的限制及时水冷却

Pro Arch

基于两个维度定义的解决方案的理念

盘钻法上颌窦提升

上颌后牙区由于骨质疏松、牙槽骨吸收及上颌窦的气化作用,常导致上颌窦底到牙槽嵴顶的高度不足;

应用盘钻法,不需侧壁开窗、不需大力敲击、骨移植量少,提升过程精准可控、无明显术后反应,临床安全性和效果得到验证[5]

本病例上颌右侧骨量较左侧明显不足的情况下,采用盘钻法上颌窦提升同期植入,与左侧采用冲顶法提上相比,术后植骨形态良好,效果显著,长期效果稳定。

病例总结

本病例利用数字化导板,在各个环节进行误差控制,从而充分发挥数字化带给我们的低风险、微创、可预期的修复效果;

士卓曼Pro Arch实现了种植数量少,手术创伤小,术后即刻修复等患者的各种要求,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
文献参考:

[1] D'HaeseJ, Van De Velde T, Komiyama A, Hultin M, De Bruyn H. Accuracy and complicationsusing computer-designed stereolithographic surgical guides for oralrehabilitation by means of dental implants: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. ClinImplant Dent Relat Res 2012; 14: 321-335.

[2 ]金杭颖,吴英浩,徐继文,姜帅,赵保东,徐昊.国产数字化导板辅助上前牙种植手术的精准度研究[J].实用口腔医学杂志,2018,34(5):644-647.

[3] Accuracyof computer-aided implant placement.Van Assche N, Vercruyssen M, Coucke W,Jacobs R, Quirynen M.Clin Oral Implants Res 2012;23(Suppl.6):112-123

[4] Computer-supported implant planning and guided surgery: a narrativereview.Vercruyssen M, Laleman I, Jacobs R,Quirynen M.Clin. Oral Impl. Res.2015;26(Suppl.11):69-76

[5] FanLi, Yan-Hui Wang,Baodong Zhao.Effect of DSR-based internal sinus floor elevation withimplantation on atrophic maxilla.Int J Clin Exp Med 2018; 11 (1): 99-108